Search

學甲吳文進道長獲登錄傳統工藝糊紙保存者
李榮茂/臺南報導
台南市學甲吳文進道長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學甲吳文進道長獲登錄傳統工藝糊紙保存者
李榮茂/臺南報導
台南市學甲吳文進道長,不但擅於道教科儀,製作古式厝、神騎、普渡公等宗教紙藝近四十年,也開課傳承糊紙工藝,臺南市土城仔迎春牛以及臺南市迎春禮用的紙紮春牛都出自其手,獲登錄為傳統工藝「糊紙」保存者,由市長黃偉哲授予文化資產登錄證書表彰,可謂實至名歸。
在將軍區廣山里農村長大的吳文進道長,全家生計靠父母務農以及打零工維生,由於食指浩繁,身為長子,為減輕家裡負擔,國中畢業即跟隨舅舅金登富大法師習藝,雖然從未接觸紙紮等相關技能,但在師傅傾囊相授,以及自己觀察臨摹,不到一年即自行製作神獸「四不像」,且龍頭、麒麟尾、龍爪、虎腳、獅仔腳、象腳等作品栩栩如生,唯妙唯肖,展現其在糊紙的天賦。
吳文進除紙紮外,也擅長剪刀花以及書法等技藝,雖然沒有建築繪圖基礎,但透過自己觀察、丈量,匯集製作包括紙厝、紙紮神獸的規格圖,相當珍貴。隨著經驗累積以及持續追求成長,吳文進對每件作品要求精實、清雅、傳神,以神騎而言,作品要先以竹子及鐵絲成形後再糊紙,經過粗胚、二次胚塑形、圓胚,然後上色、安頭手腳、穿衣,若是神將還要再著戰甲等七道工序,因為過程嚴謹,用手施壓不會破損,有別於一般印象中紙糊作品的脆弱,格外堅實。
吳文進指出,一般民眾對紙紮作品的印象,只作為宗教之途,最後就焚化,其實,很多作品只要融入藝術角度觀察,就會有令人驚喜收藏價值,例如紙厝屋角的美麗剪紙,只要加上巧思,就是漂亮掛飾;各種栩栩如生的神獸,只要體型縮小點,就是室內時尚又兼吉祥意味的飾品。
吳文進說,他雖然未能持續正規教育,但在師傅身教影響,加上工作之餘,持續進修,除各種道教相關儀典外,並結合自身待人接物處事經驗,將道學融入生活,從中領悟到人世間自有「理氣」,也是人生在世的準則,因此受到各界肯定,被嗣漢天師府認證為大法師,並多次主持重要科儀。
獲登錄為傳統工藝「糊紙」的保存者的吳文進,希望找到能延續理念的「傳承弟子」,讓台灣道教及傳統糊紙工藝繼續傳承發揚光大,讓人文宗教成為帶動社會的正向力量。
109.4.12


Tags:

About author
此為非官方私人攝影愛好者,郭先生(62年次),於民國 99年5月12日成立學甲人粉絲團。我不是公務人員,利用下班時間,拍照、收集在學甲的大小事, 讓更多人認同家鄉文化
此為非官方私人攝影愛好者,郭永林(62年次),於民國 99年5月12日成立非營利記錄學甲粉絲團。我不是公務人員,利用下班時間, 巡視學甲,記錄分享每天的大小事
View all posts